• <table id="4kkmk"><kbd id="4kkmk"></kbd></table>
  • <option id="4kkmk"></option>
  • <td id="4kkmk"></td>
    中文|English| 023-68262757

    微觀世界:從手繪到攝影,生物科學中圖像的意義

    就讀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人可能還記得,畫圖是普通生物實驗常見的指定作業。第一次使用顯微鏡時要畫出顯微鏡下所看到的細胞、草履蟲,或其他微生物,圖畫往往是實驗報告的必備項目,有些甚至要求不能直接畫線,只能聚點成線。


    大家與生物學初次相遇時,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?17世紀英國自然哲學家虎克(Robert Hooke, 1635–1703)所畫的軟木栓細胞?記得那據說看起來像蜂窩的黑白格子圖嗎?


    對攝影技術發達的當代人而言,手繪能力的要求顯得不可思議——那不是又慢又不精準嗎?畢竟人怎么能夠跟機器競爭呢?但是,不只虎克身為自然的研究者須具備起碼的繪畫能力,20世紀的生物學訓練也相當重視繪圖。為什么?學生時代很少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,只有在回顧歷史時,才慢慢思索繪圖作為一種訓練背后可能的意義。


    實際上,圖像在科學史中具有關鍵的重要性——圖像不僅引發人們對自然的迷戀,也是自然的再現,是事實的證明?;⒖说娘@微圖志是顯微鏡下所看到的生物圖像,其中有些圖像對當時的人如此的陌生與怪異,不管是像蜂窩的軟木栓細胞、長尾管蚜蠅的頭、跳蚤,還是蜘蛛,在顯微鏡底下看來非常超現實,簡直就是古代的科幻影像,難怪會引起懷疑。然而,虎克的圖像不僅是自然現象的證明,是知識生產的方式,也是虎克觀察力的證明。

    虎克之后,圖像的重要性有增無減。19世紀下半期之后,圖像成為展現客觀性的重要方式。再看另外一個例子,英國18世紀的婦產科醫師威廉.亨特(William Hunter, 1718–1783)請畫家畫了不少婦產科的精致解剖圖,詳細呈現生產過程的機制。從這些圖片可以看到,亨特透過畫家想要傳達的訊息——客觀地呈現生產的生理機制,因此我們看到不同階段子宮與胚胎的精確位置,連孕婦的骨骼與肌肉的紋路都畫得非常仔細。



    為了建立客觀性,除了子宮的構造之外,內容是被截斷且獨立的骨盆腔,觀者無法知道孕婦是誰,也沒有周遭環境的描繪。簡單來講,這些圖的構圖策略是相當去脈絡化的,也正因為如此而把子宮與胎兒打造成研究的對象,或者說是一種客體化。去脈絡化是建立在普遍化的預設上,也就是說,這個圖企圖代表所有的子宮,并且主張生產的機制也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原理。

    直到20世紀繪圖仍在生物學作業中占據著重要位置。透過繪圖,生物學生學習如何觀察自然、如何再現自然、如何創造(生產)知識。在手繪圖被攝影取代之前,生物學學生的學習是相當身體化的,他們要學習讓手能夠把眼睛所看到的呈現出來。在這個意義之下,他們的訓練與畫家的訓練非常相像。

    如此的文化似乎也跟著科學知識的全球化來到亞洲。例如,日本帝國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的瘧疾防遏技術員講習班學員朱鈞昌,他出身貧寒,幸運地考上瘧疾防遏技術員講習班,所領到的生活費讓他足以安家,因此非常珍惜。


    他所繪制的瘧蚊圖詳細而精美,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他珍惜他所擁有的機會,也可以觀察到他對科學知識的追求,企圖忠實地呈現瘧蚊的型態與行為忠實地呈現瘧蚊的行為(如叮咬時呈45度角)。這樣的圖也讓觀者看到瘧蚊叮咬人的模樣,以及了解瘧蚊與瘧疾原蟲的關系。也就是說,瘧疾被具體化成為可以理解的知識。


    又如,人類對于病毒的理解也是仰賴能把病毒視覺化的電子顯微鏡(electron microscope)。1930年代之前,病毒的定義都是負面表列的方式,它不是細菌、是無法生存在生物體之外的、是微小而無法看見的。直到1950年代由于電子顯微鏡技術的發展,讓病毒研究有了新的突破,也就是病毒的具象化證明了它的存在,成為可研究的對象。

    電子顯微鏡所產生出來的病毒影像形成了新形式的病毒知識,因而促成了關于病毒定義的典范轉移。此外,也了解病毒繁殖的隱蔽期,以及病毒的分類與命名。電子顯微鏡技術促成了病毒的可見性,影響相當深遠,如果沒有這個視覺化的歷程,今日流感的分類與防疫措施恐怕都難以進行。


    上述的例子,無論是虎克、亨特,還是朱鈞昌,多多少少都遵從類似典范的知識生產模式——描繪自然、再現自然,較少介入自然。當代主流生命科學的知識生產則不然,以實驗為主的知識生產就是基于自然現象的操縱。

    另外,圖像在當代的生命科學知識生產仍然占有重要性,但是已經不是手繪圖像,而是攝影,且通常是數碼攝影。這種種的條件孕育了當代生命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現象——論文造假的主要手段是在圖片上動手腳。這樣看來,有圖未必有真相。

    強調手繪圖的過去與充滿各種數碼影像的今日,兩者在科學家養成與知識生產的面向上有許多差異,但是圖像依然非常重要。如果虎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21世紀,看到這些制造出來的電子圖,不知道作何感想?









    手機APP

    CopyRight 2016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:重慶奧特光學儀器有限責任公司

    手機APP

    全国一级黄色网站进口,亚洲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,久久免费精彩热视频,国产男人女人做真爱视频14
  • <table id="4kkmk"><kbd id="4kkmk"></kbd></table>
  • <option id="4kkmk"></option>
  • <td id="4kkmk"></td>